什么是纺织品的PH值(抗菌纺织品是怎么生产的)
为什么新买的纺织品要洗洗在用!要从衣服的PH值说起!
(1)什么是纺织品的pH值?
纺织品的pH值一般是指其布面是酸性还是碱性,一般的测试方法是萃取法,测试纺织品用水萃取后的水的pH值,用pH计准确测量其pH值。
(2)pH值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任何物质都具有其自身的酸碱属性,人的皮肤也不例外。健康皮肤的pH值5.0-5.6之间,属弱酸性。如果纺织品的pH值为碱性,那么与身体接触后就会破坏皮肤表面的pH值,导致皮肤健康受到影响,皮肤失去保护功能后,细菌就容易进入身体。
(3)纺织品的pH值多少为合格呢?
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中规定,A类婴儿(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用品的pH为4.0-7.5,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的pH值为4.0-8.5(如内衣、毛巾、床品等),C类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如窗帘)的PH值为4.0-9.0。
建议 :
根据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规定,纺织品的吊牌或商标上必须注明国家标准和分类,如GB18401-2010 B类,大家在买衣服、毛巾等物品的时候可以看一下,没有这种标识的是不能保证安全的。
抗菌纺织品的加工方式有如下:
1、 纺丝处理法:
纺丝法分为共混纺丝法和复合纺丝法两种:
首先是共混纺丝法,共混纺丝法是将抗菌剂和分散剂等助剂与纤维基体树脂混合,通过熔融纺丝生产抗菌纤维。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没有反应性侧基的纤维,如涤纶、丙纶等;抗菌剂不仅存在于纤维的表面,而且均匀分散于纤维之中,抗菌效果比较持久。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抗菌布料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和服装以及工业装饰用布。
接着是复合纺丝法,复合纺丝法是利用含有抗菌成分的纤维与其它纤维或者不含抗菌成分的纤维复合纺丝,制成并列型、芯鞘型、镶嵌型、中空多心型结构的抗菌纤维。
2、 后整理法:
在印染厂的常规生产过程中,通过浸渍或是浸轧抗菌溶液之后,再烘干来完成抗菌整理工艺。
后整理的特点是:不需要增设设备,工艺、操作都简单;经其加工后不会改变纺织品的色泽、白度、色光、强度等指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jfpfw,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fpfw.com/yingxiao/2299.html